close
↑Phobijika Valley伯茲卡谷地
有小瑞士之稱...
↑這裡有類似瑞士的田野風光...
↑有故事性的一張照片...
我一定是在驚呼,爹地,你踩到牛大便了...
↑我們在這裡拍不了少照片...
↑在不丹,路邊常常可看見這種白旗幡...
不丹傳统的葬人方法是天葬法...
即把遺體放在高山上,點燃松柏樹枝,
用濃煙召喚秃鷲飛來把遺體的肉吃光。
而現代的不丹人死後一般採用火葬...
火化後將骨灰撒入江河。
死了人或在莊嚴時刻,
不丹有插幡的習慣,
即在長布幡上寫上一些祈禱詞或聖歌...
↑黑頸鶴的棲息地...
每年的11-2月黑頸鶴從藏北高原飛到不丹來過冬,
但因數量實在稀少,
就連不丹人也難得見到黑頸鶴,
當地居民相信黑頸鶴是有靈性的,
因為牠們飛來時都會在寺廟上頭盤旋三圈...
↑我們來的時間是七月,是看不到黑頸鶴的...
↑黑頸鶴(Black-Necked Crane),又名西藏鶴...
黑頸鶴是世界上十五種鶴中發現最晚的一種,
1876年在青海湖首次被發現,
是唯一棲息在海拔三千到五千公尺高原上的鶴種。
繁殖地主要在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區,
冬天來臨前會飛到雲貴高原的湖澤區過冬,
在不丹、印度及尼泊爾亦有少量分布,由於它的數量稀少,
黑頸鶴屬於瀕危鶴類之一...
↑黑頸鶴的實體模型...
全身羽毛為淺灰色,祇有頭、頸和尾部羽毛是黑色,
頭頂部有紅色裸露部份,
眼後有一個白斑,體長稍小於丹頂鶴,約120cm...
↑今晚要落腳在這個谷地....
夜晚的溫度非常低...
而海拔3048公尺的谷地竟有類似高山症的頭痛症狀...
全站熱搜